香港理工大学两个科研项目在2024/25年度香港研究资助局「主题研究计划」(Theme-based Research Scheme)拨款中,共获批超过1亿港元资助!这两个创新项目涵盖智能可穿戴及社交机器人,是对香港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兴研究。
理大连年获得香港研资局显著资助支持,展开具有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,并以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专长,为香港长远发展策略作出贡献。
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纺织科技讲座教授、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总监陶肖明教授带领的「多感仿真可穿戴装置机理和关键技术的研究」项目,获资助6,237万港元。
理大设计学院兼电子计算学系Johan Hoorn教授带领的「香港社区压力缓解:大型语言模型赋能社交机器人的战略性研究」项目,获资助4,089万港元。
理大副校长(研究及创新)赵汝恒教授表示︰「理大的两项获资助项目,具备广泛应用潜力,并贴切地为社会带来裨益,充分展示了理大卓越的跨学科研究实力。
理大在主题研究计划屡获佳绩,支持我们致力于为香港长远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我们将继续透过拓展崭新及尖端的科研项目,为世界创造福祉,引领建设更美好的未来。」
陶肖明教授的项目将引领全球带来重大的科技影响,首创多感仿真可穿戴装置,可传递类混合气味和触觉,提供更身临其境的体验。
项目将首创纤维集合体结构的仿生机制及其驱动装置,用于复制混合气和触觉。透过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和控制模拟设备的演算法,将感测器获得的测量信号联系起来,提供更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。
该项目发挥了理大团队的多学科专长和跨领域科研的卓越优势,包括在柔性材料、物联网(IoT)、可穿戴系统和生物医学应用、电子织物、人工智能、声学和信号处理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该设备研发目标包括︰通过人工智能控制的感知和模拟混合气味的嗅觉模拟设备;通过改变其硬度、尺寸、表面形态和热性质、可感知和调节作用力和温度的织物触觉模拟器;可穿戴的基于织物的声学听诊器,连续检测人体内脏器官产生的声音的位置和强度。
这项研究产生的影响远不止于开发新型装置,从根本上改变元宇宙技术发展,还将广泛为社会、产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带动创新,包括医疗、物联网、智慧城市、艺术技术、机器人、教育、体育、时装与纺织以及个人防护等。
Johan Hoorn 教授的项目旨在缓解社区压力。香港61%人口经历压力、焦虑、抑郁和负面情绪,该研究将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训练社交机器人,并结合本地化、文化和个人数据,提供可能被忽视的个人心理护理,从而填补医疗保健系统的不足。
项目除了会开发社交机器人、连接至手机应用程式的虚拟化身,也会研发新的分布式计算、可扩展性和隐私保护软件架构。
项目将开发人性化居家社交机器人,内置大型语言模型(LLM),以本地化、文化和个人数据为基础,为香港精神健康服务不足的人群提供定制的心理健康支援。另外,会配置适用于移动应用程式的屏幕虚拟助理(Avatar)。
研发的新软件架构将实现分散式计算、可扩展性和隐私保护,还将制定协定测试、逻辑符号人工智能和设计指南,探索创新方法和功能。并将经由本地社区进行实地评估,以助建立沟通模型,能够预测和识别压力或情绪低落的迹象,其后通过富情理的对话、求助信息或转介专业护理等方式进行干预。
项目带来的创新成果,将可惠及香港的在职人口,令多个行业受益,包括护理专业人员、社会工作者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发人员等。
项目拟建立一个线上平台给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发人员延伸应用,除了护理领域,亦可满足教育、酒店和娱乐等其他应用需求。